不忘先辈遗志 努力实现梦想
段晓峰
尊敬的各位老师,亲爱的同学们:
清明节,既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,又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。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,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。春秋时代 ,晋国国君的儿子重耳为躲避追杀,在介子推等人的帮助下逃到了国外。他们在荒山中迷了路,又找不到东西吃,此时的重耳还心系百姓,这感动了介子推,他从自己腿上割了一块肉,烤熟了递给重耳吃。重耳在外流亡了19年后,终于回国做了国君。他给跟随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赏,惟独忘了介子推。经人提醒,他非常过意不去,决定亲自去请介子推。谁知道介子推早就带着老母亲躲到绵山里去了,重耳带人搜山,也没能找到他们。有人提议放火烧山,重耳采纳了这个建议,结果适得其反,把介子母子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。重耳非常后悔,把他们葬在柳树下,为忌烟火,他命令全国百姓每年的这一天都不得点火做饭,定为“寒食节”。第二年,重耳领群臣去绵山祭奠,发现柳树复活了,就把这棵柳树命名为“清明柳”。“寒食节”禁火,“清明节”插柳的习俗,代代相传,以示纪念介子推。成了全国性的大节日。
清明节,在城市有扫墓的习俗,为亲人,还包括为烈士陵园的英烈们等;在家乡,有上坟的习俗,以寄托对亲人的哀思。这对我们这样一个崇尚礼仪、明礼诚信的礼仪之邦来说,应该发扬和传承。祭奠祖先,表达的是子孙对亲长的追思,这种情感显示的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孝道,它不仅是思念的情感和行动,更是一种庄严的承诺:对先人永怀感恩之心,感谢先人赋予我们生命并给予荫庇,并借祭奠将这种思想传继给后代,让他们珍惜眼前的亲人,笃行孝道!
“清明无客不思家”,清明节除了唤起了我们对亲人的哀思之外,也唤起了我们对那些为国家捐躯的英雄先烈们的深切缅怀。今年,团中央从4月1日起至6日集中开展"网上祭英烈·共筑中国梦"活动,激励广大同学铭记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,缅怀革命先烈,弘扬中国精神,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不懈奋斗。要求同学们在假期里,在网上进行祭拜,撰写感言体会,表达对先烈的感恩和敬仰
清明节,我们一起来缅怀赋予我们生命的先祖和赋予我们国家的先烈们,让绵长的追思在你我心中唤起一种称作“孝”和“义”的生命责任感!让“孝”和“义”两个大字正气地书写在你我的心中!
强调安全注意事项:1、文明祭扫,在山区、林区严禁点火,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。2、遵守交通规则,注意出行安全。
最后,希望大家都能度过一个文明、有意义的清明假期!
2013年4月2日